2024年4月27日

北京天佑工作室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書評: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

1 min read
幾個星期前,
我為了取得「非洲龜類協會:以保育非洲大陸各種龜類為目標」的中文版翻譯授權,
透過電郵和非洲龜類協會的會長 Tomas Diagne 先生取得了聯繫。
我們在談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一文中曾經提到過,
由於 Tomas Diagne 本人從小就喜歡蘇卡達象龜(盾臂龜)(Geochelone sulcata),
所以畢生都投入蘇卡達象龜的研究和保育,
可說是個不折不扣的蘇卡達象龜專家。
至少以長年在野外觀察蘇卡達象龜的角度來看,
很難找到比他更投入的保育人士了。
其實我之所以會想和 Tomas Diagne 會長取得聯絡,
要歸功於台灣的一位龜友,
在陸龜論壇上轉貼了 Tomas Diagne 所拍攝的照片:
一隻野生蘇卡達象龜正在吃野兔屍體的圖片!
由於多年來我透過許多的文獻查證,
始終無法做出陸龜是純素食動物的結論,
如今又見到了最新的野生陸龜吃肉照片,
可說引起了我的高度關注。
老實說,
我和 Tomas Diagne 聯繫取得中文翻譯授權的動機,
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向他查證蘇卡達象龜是否會吃肉的議題。
於是我直接把台灣龜友的轉載圖片傳給 Tomas Diagne 並提問:
蘇卡達象龜吃肉是個異常事件或者常規情況?
沒想到 Tomas Diagne 回覆我:
對於野生蘇卡達象龜而言,
這種進食行為是很典型的。

由於野生蘇卡達象龜吃野兔肉的這個驚人畫面,引起我的高度注意,並促使我積極進行求證,沒想到因此挖掘到了更多的野生蘇卡達象龜之珍貴參考資料。
我向 Tomas Diagne 所提出的另一個問題是:
他曾經觀察到野生蘇卡達象龜寶寶在雨季時待在沼澤地裡,
這是否意味著蘇卡達象龜寶寶需要更多的水分或潮濕的環境?
他的回覆則是:
通常蘇卡達象龜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時候是生活在乾燥的環境裡,
在間或的雨季裡祂們很感激花時間在沼澤地的四周。
Tomas Diagne 接著又說,
他們在 2000 年所出版的「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The crying tortoise: Geochelone sulcata)」一書中,
就已經記載描述了野生蘇卡達象龜吃肉的這種進食行為。
這本書立即引起我極大的興趣,
我馬上透過網路搜尋看能不能還買得到。
沒想到這本書早就己經絕版,
況且由於美國南加州的 Tom 在 2012 年時的大力推薦之下,
他到了今年(2015 年)甚至都還認為「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是現存最好的蘇卡達象龜書籍。
不論如何,
僅剩的幾十本書可說全被美國的龜友都蒐購一空了。
於是我只好回頭詢問 Tomas Diagne 會長,
是否還有機會買到這本令人垂涎三尺的好書。
Tomas Diagne 則回覆我說這本書雖然已經絕版,
但他們已經製作成了電子書燒錄在光碟裡,
售價為 50 美元(含運費)。
相對於美國龜友買到的紙本書籍金額為 30 美元(書籍本體 20 美元,外加運費 10 美元),
電子書的售價相對提高了一些……。
不過為了取得珍貴的野生蘇卡達象龜資料,
這一點點差價對我而言實在不算什麼。

「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Astrochelys radiata, a very threatened “star”)」是同一位作者在 2010 年的大作,同樣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野生輻射龜第一手資料。
而 Tomas Diagne 會長在收到了我的轉帳匯款以後,
則表達了感謝我對於非洲龜類協會的贊助。
經過了三個星期的漫長等待,
我總算收到了「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的電子書光碟,
於是迫不及待的開啟檔案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法國的國際知名烏龜保育專家 Bernard Devaux,
他也是我們曾介紹過「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一書的作者。
「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是法國 Chelonii 雜誌的 2000 年六月號特輯,
而「輻射龜~一顆嚴重受到威脅的星星」則是 Chelonii 雜誌在 2010 年八月號的特輯,
而且內文同樣都是英法文雙語對照,
只不過「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更薄,
全書的內文只有 87 頁。
雖然這只能算是一本不厚的小冊子,
但撰文的作者乃是長年投入野生烏龜觀察和保育的知名學者,
我個人覺得其內文和資料的參考價值,
肯定遠勝過只是進行短期非洲狩獵之旅(Safari)的旅遊心得。
正如我們曾在羅馬尼亞野生希臘陸龜的長期營養觀察曾提到的,
參與人數越多、含括範圍越大且追蹤時間越久的調查,
研究本身的可信度就越高,
或比較不會偏離事實。
「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一書分成了許多的章節,
陸龜飼主們最感興趣的內容如飲食、挖掘、行為、繁殖和季節性習性,
都有相當詳盡的描述。
作者在營養單元的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
蘇卡達象龜並不只是草食性動物!

野生蘇卡達象龜只有在雨季的短暫三個月裡吃得到青綠色的植物,此時也進入水中大啖水草和藻類。
最令我感到十分震驚的是,
作者認為野生蘇卡達象龜其實是個「機會主義食腐動物(opportunistic scavenger)」!
有些人可能會很納悶到底甚麼是機會主義食腐動物?
在我們身旁最常見的機會主義食腐動物要算是「狗」了!
我們都聽過「狗改不了吃屎」這句俗話,
雖然也有人堅持狗也可以吃素就能過活,
但絕對沒有人堅持狗是素食動物因此不准給肉吃吧!
根據 Bernard Devaux 的描述,
野生蘇卡達象龜可說是甚麼都吃,
從綠色植物、樹枝、水果、腐屍、糞便、垃圾、岩石、土壤等等。
野生的蘇卡達象龜能吃到青綠色植物的比例並不多,
僅有在春天雨季來臨時有短暫機會吃得到青綠色的植物,
有時候也會進入淹水的地區吃水草和藻類。
原產地的蘇卡達象龜特別愛吃芒果和西瓜。
但就植物性食物來源而言,
大多數的時間蘇卡達象龜只吃得到乾草和乾燥的植物。
然而野生蘇卡達象龜卻經常(frequently)吃肉,
尤其是腐屍。
蘇卡達象龜尖銳的喙能夠用以切碎山羊或瘤牛的屍體,
作者親眼看過蘇卡達象龜和用尖銳的喙撕裂死兔或沙漠狐狸並大快朵頤,
並表示亞達伯拉象龜(Dipsochelys elephantina)也具有同樣的行為。
蘇卡達象龜也會追逐昆蟲或小蜥蜴並咬碎吃掉。
蘇卡達象龜在非洲一些村莊垃圾桶或垃圾堆的食腐行為,
就像是加拿大的棕熊、歐洲的狐狸或東南亞的巨蜥等獵食者一樣,
垃圾堆裏翻找得到的剩肉剩菜什麼都吃。
野生蘇卡達象龜很愛吃芒果和西瓜。野生個體曾發生過連續好幾天吃太多西瓜而導致腹瀉的少數案例。
這位法國的作者也提到了,
許多動物為了躲避熾熱高溫而進入了蘇卡達象龜所挖掘的洞穴裡,
這些動物在洞穴內死亡以後,
很快的就會被蘇卡達象龜給吃掉。
蘇卡達洞穴裏經常能發現跳鼠、沙漠狐狸甚至蛇死在裡面,
從而變成了蘇卡達象龜的食物。
這與我們在「SIGS 烏龜飼育小冊(14):蘇卡達象龜(盾臂龜)」一文的譯註所引述的德國文獻,
即德國 Hoger Vetter 在 2005 年所出版的著述,
提到了野生蘇卡達象龜會捕食昆蟲,
也會吃哺乳動物的腐屍、骨頭和大便。
此外蘇卡達象龜會毫不猶豫的吃掉牠們洞穴內的同居動物,
這些動物為了躲避白天高溫躲進烏龜的建築物內,
並偶而在此死亡;
有些還活者的"房客",
例如蚱蜢和其他昆蟲或者巨蜥的幼體,
甚至會遭到真正的追獵。
德國與法國這兩位蘇卡達象龜專家看法可說是不謀而合!
然而洞穴對於蘇卡達象龜的功能還不止於提供食物。
野生蘇卡達象龜雖然生活在乾燥的氣候裡,
但蘇卡達象龜自己挖掘的地下洞穴,
垂直深度(非斜坡長度)最高可達 15 公尺深!
深入地下的洞穴除了幫助蘇卡達象龜躲避熾熱高溫之外,
也提供了穩定的高濕度環境以抱持體內水分。
而蘇卡達象龜的地洞往往具有許多通道和房間,
不知這是否就是令許多動物無法走出地底迷宮因而死亡的原因。

野生蘇卡達象龜利用尖銳的喙能切碎並撕裂山羊或瘤牛的屍體。本書的作者親眼看過蘇卡達象龜和用尖銳的喙撕裂死兔或沙漠狐狸並大快朵頤​。
蘇卡達象龜的地底迷宮和外面空氣的溫差可超過 15 ˚C。
例如當洞外溫度高達 55 ˚C 時,
洞底的溫度還能維持在 40 ˚C;
而當夜間洞外溫度降至零度以下時,
洞底的溫度還有 15 至 20 ˚C。
野生蘇卡達象龜挖地洞的速度也非常的迅速,
一隻 60 公斤重的個體能在短短的三分鐘內挖掘出 65 公分長的地洞。
蘇卡達象龜也是所有大型陸龜當中移動(走路)速度最快的一種。
此外蘇卡達象龜從地底迷宮逃脫的速度也很快,
地洞往往在雨後會遭到淹沒,
但從沒見過野生蘇卡達象龜在地底迷宮被淹死的案例。
而蘇卡達象龜雖然不喜歡別的同類進駐自己挖掘的地洞,
但對於自己挖掘的地洞也沒啥忠誠度,
每一至三年就會重新開挖一個新的地洞。
如果原棲息地屬於濕度較高的地區,
蘇卡達象龜的挖掘習性就會減弱,
而是偏愛天然的洞穴或直接躲在灌木叢地下。
乾燥且高溫的空氣似乎是誘發蘇卡達象龜挖掘行為的因子。
作者 Bernard Devaux 另一個很有趣的觀察是,
他們曾經把在歐洲人工繁殖孵化的蘇卡達象龜野放回非洲,
這些在人工環境生活達 20 年的蘇卡達象龜個體,
在歐洲的人的環境中就像是許多飼主所觀察到的一樣,
其實並不會或不想挖掘洞穴。
可是當來到了非洲的氣候和西非荒模草原的沙質土壤時,
這些人工繁殖的蘇卡達象龜個體立刻就會開始挖掘地洞!

野生蘇卡達象龜的地洞簡直就是一座迷宮,不但保護蘇卡達象龜免於過熱中暑,也能提供了高濕度環境,更重要的是,還有許多食物會自動送上門來。

蘇卡達母龜產卵時所挖掘的地洞深度,
介於 20-40 公分(平均 25 公分)之間,
​而此深度位置的土壤溫度相對的穩定,
變化介於 23-35 ˚C 之間。
大部分的新生幼體是趕在雨季開始時孵化的,
因為此時食物和水分豐富,
幼體比較容易挖土把自己埋起來,
而獵食者也比較不容易找得到。
不過蘇卡達象龜新生幼體真正的行為,
​正如我們在談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所提到的,
​要到了 2011 年的時候才由 Tomas Diagne 首度觀察到。
此外野生蘇卡達象龜的幼體之中,
背甲畸變(錯甲)的比例達 15%,
然而成體背甲畸變的比例卻不到 5%,
法國的這位陸龜專家不禁懷疑,
是否背甲畸變的個體比較短壽。
另一個引起我注意的資料時,
蘇卡達象龜在非洲原產地雖然氣溫變化很大,
從夏天的最高溫 47 ˚C 至冬天的最低溫零下 6 ˚C 之間。
蘇卡達象龜被許多飼主認定是喜愛高溫的品種,
但法國的專家卻不這麼認為,
作者 Bernard Devaux 指出,
當蘇卡達象龜的內部體溫達 41 ˚C 時可說是情況危急,
而在歐洲的飼養經驗觀察卻發現,
蘇卡達象龜甚至在 10 ˚C 的低溫都還很活躍。

只因為蘇卡達象龜來自乾燥的地區,就被許多陸龜飼主以高溫乾燥的環境來飼養,殊不知因此造成了許多損失。
「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The crying tortoise: Geochelone sulcata)」還有好多令我感到很新奇的資料,
也難怪美國南加州的蘇卡達象龜繁殖專家 Tom 將此書讀過了十幾次,
​並將此書譽為現存最好的蘇卡達象龜書籍。
原本我只是想求證蘇卡達象龜大啖野兔屍體的照片而已,
卻無意中挖掘到了如此珍貴的原產地長年觀察資料。
此書並不厚重,
英法雙語的圖文內容也才 85 頁,
簡直可以用字字珠璣來形容本書的內容了。
對於所有的陸龜愛好者而言,
這是本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文獻。
小兒看我一個多小時就把整片光碟的電子書看完了,
直言這樣就花了 50 美元實在太不值了,
但他哪知道裡面的內文所帶給我的驚奇與衝擊。
更重要的是,
此書不但證實了陸龜會吃肉的觀點,
作者甚至直白的指出蘇卡達象龜並不只是草食性動物,
而是個「機會主義食腐動物(opportunistic scavenger)」!
況且本書早在 2000 年就已經出版,
也清楚的交代了蘇卡達象龜的食性和習性,
但令人不解的是,
至今的許多蘇卡達象龜飼養方式建議,
都與原產地所觀察得到的習性背道而馳。
光是以乾燥高溫的方式來飼養蘇卡達象龜,
就不知道已經造成了多少的損失。
也難怪美國南加州的 Tom 要寫下陸龜新生幼體的衰竭症候群一文來警世。

「哭泣的陸龜~蘇卡達象龜」中最令我好奇的一張圖片。照片的解說為:(蘇卡達象龜)幼體的囟門會維持好幾年的開放狀態,有時候要到 7-8 歲才會完全關閉;有些陸龜在四歲之前鮮少完成骨化。很遺憾的是,作者在全書的內文中未做進一步探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 2021040747 -1 by 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