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龟在半干旱地区农地的族群结构和密度 | 豹纹陆龟

2023-03-19 178 0

豹龟(Stigmochelys pardalis )可说是非洲大陆上分布最广的陆龟了,
从东非到南非都有豹龟的踪迹,
不过很令人遗憾的是,
有关豹龟的生态资讯始终相当缺乏。
野生豹龟在如此大的栖息地范围内,
肯定跨越了许多不同的气候型态区域,
从湿度适中、半乾旱乃至于乾燥地区。
生活在这些地区内的豹龟是否在外观上也出现了差异,
是个令人感到很有趣的话题。
其实我们先前谈过的坦桑尼亚北部豹龟的成长和背甲色彩变异一文,
就记录了一些热带湿度适中地区的豹龟资料。
不过我们这一次要探讨的研究,
是南非学者 McMaster 等人在 2006 年所发表的调查资料,
主题则放在南非半乾旱地区农地豹龟的族群结构和密度。
南非的这位学者可说是研究豹龟的专家了,
他在 2001 年的硕士研究论文就是以豹龟为主题,
我们之前讨论过豹龟的藏身地点与体温调节豹龟的活动范围两篇文章,
第一作者都是 McMaster 这位学者,
可见得他对于南非豹龟研究投入的程度了。
豹龟在南非半乾旱地区农地的族群结构和密度一文的摘要(Abstract)可说非常地吸引人,
其中提到了湿度适中地区和乾燥地区的豹龟体型有着相当的差异,
作者们预期半乾旱地区的豹龟体型大小会比溼度适中地区来得大,
此外也预期半乾旱地区的豹龟族群密度会比溼度适中地区来得小。
这样的摘要结论对于追求豹龟体型的陆龟爱好者而言,
可说是个很难能可贵的资料。
不过...慢着!
我们总是一再的强调,
一篇研究论文的参考价值或好坏,
绝对不可只单看摘要或结果(Results)而已,
实验或研究的方法(Materials & Methods)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豹龟在非洲大陆的分布极为广泛,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南非都有其分布踪迹,这其实说明了豹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我们还是回归探讨实验方法的基本面吧。
南非学者本次的研究地点是半干旱地区占地 5500 公顷的面积,
这整个区域事实上占地 26,000 公顷,
主要溷合了绵羊农场、休闲农场和矮灌木草地。
此地年均雨量很低(200-400 mm)且主要集中在夏末与初秋。
春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介于 5 至 39 度,
秋冬两季的平均气温则介于 26 至零下 5 度。
说穿了,
这和豹龟的活动范围一文是同样的研究区域,
只不过这次以类似的题材再度发表论文,
说穿了也是为了能够多累积一些论文积分。
在这次的研究当中,
南非的学者总共找到了 62 只成龟(公:19;母:43),
亚成体则占了 26 只(公:18;母:8),
幼体则有 4 只。
而这大大小小共 92 豹龟一共被人重复找到 3958 次,
有 98% 的豹龟被人发现至少两次,
不过 4 只幼龟都仅被人发现过一次,
而不再被研究人员重复捕获。
大部分的豹龟是在春天(37%)和夏天(58%)被抓到的,
公龟较常在春天被抓到,
母龟则较常在夏天被抓到;
亚成体则比较常在春天和冬天被人发现,
作者对亚成体的定义是:
雄龟体重小于 5 公斤而母龟体重小于 10 公斤。
南非的学者进一步的分析指出,
在该干燥地区 5500 公顷农地内的豹龟族群,
如果以实际捕获数量来看,
密度为每公顷 0.017 只豹龟;
如果以预估族群大小来看,
密度则是每公顷 0.010 只豹龟,
其中公龟为每公顷 0.007 只,
母龟则是每公顷 0.009 只。
大部分母龟的直线背甲长(SCL)都超过了 40 公分,
而大部分的雄龟直线背甲长则约在 35 公分。生活在乾燥地区的豹龟,体型真的会比溼度适中地区来得庞大吗?或者其实有许多因素被人给忽略或遗漏了。
不过我最关心的议题乃是豹龟在不同溼度环境的尺寸差异。
在详阅整篇论文之后发现,
完全没有任何的统计数据做比较。
非但如此,
作者仅在讨论中引述了其他的研究,
认为在较乾燥地区的豹龟似乎比较大,
并且也指出需要更多乾燥梯度的资料来证实。
最重要的是,
在整篇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当中,
完全没提及湿度适中区的豹龟,
更别提引述了哪篇针对溼度适中区的豹龟研究了,
我实在不懂,
作者怎么会在这篇研究摘要当中写出:
半乾旱地区的豹龟体型大小会比湿度适中地区来得大、
半乾旱地区的豹龟族群密度会比湿度适中地区来得小?
另一个令我眼睛为之一亮的论述,
是 McMaster 提到了豹龟在冬天时在藏身地点(refuge)里面冬眠(hibernate)并躲避。
我有没有看错~!
作者说豹龟在南非的冬天也会冬眠?
我于是赶紧查阅他所引述豹龟冬眠的文献,
原来,
那篇文章就是 McMaster 在 2001 年所发表的硕士研究论文。
然而让我感到很沮丧的是,
原作者所引述的硕士论文竟然是「未公佈」,
也就是不要说是研究论文的摘要了,
连原文的标题我都在网路上找不到。
但如果豹龟真的在南非的寒冬也会进行冬眠,
哪怕是一部分而非全部,
势必会对当前陆龟界的豹龟饲育方式,
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和改变。
我们不愿意针对硕士研究论文未公佈的原因多做揣测,
只能从其他的研究来旁敲侧击。
因为 McMaster 在 2009 年所发表的豹龟的活动范围一文中,
就没提到豹龟冬眠这档事了,
取而代之的表达方式变成了:
有些豹龟个体在冬季甚至是不移动的。
类似这种在日后修正原先看法的学者,
南非的 McMaster 并非第一个桉例。
例如先前曾探讨的瑞士研究加拉帕哥斯象龟在野生和人工环境的成长比较一文中,
谈到了作者推测快速生长可能导致性早熟和短寿,
我们质疑了瑞士学者担心陆龟快速生长和短寿的关联和证据。
该批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学者在后续的豹龟研究发表中,
对于陆龟快速生长和短寿的说词改成了假设,
也就是用词遣字修正成没那麽肯定的语气。南非的豹龟在冬季姑且不论能否进行冬眠或者其实只是不移动,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豹龟其实也没那麽怕冷。
本研究另一个令人不解的重点,
是作者自己也提到了,
豹龟在春、夏、秋三季里,
会来到牲畜的饮水处喝水和进食。
这麽说来就又有问题了,
我们心里都很明白,
就算在半干燥气候区内的农场,
人类饲主肯定会提供牲畜充足的饮水和食物,
何况更不可能容许掠食动物的随意出没。
在这种农场环境下生长的豹龟尺寸和分布密度,
怎麽能拿来和其他野生动物保留区或国家公园内的族群进行比较呢?
而作者竟然只论及气候的干燥程度与豹龟体型大小的关係,
为何完全忽略了许多重要变数所产生的影响?
无论如何,
南非 McMaster 的这篇豹龟研究,
终究提供了我们两点很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这篇研究再度警惕我们,
对于研究文献的引用,
绝对不可只观看研究的摘要和结果,
必须从研究方法来审慎检视其真正的参考价值。
否则当我们遇见论点完全相悖的研究报告时,
将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最客观的判断。其次是针对豹龟的耐冷程度,
不论南非的豹龟是否真能进行冬眠,
或者冬季只是待在藏身地点不活动,
我们都可以确认的是,
南非秋冬的零下 5 度平均最低温,
对当地的豹龟而言显然是不成问题的。

相关文章

NUANCE树蛙粮使用说明
世界所有龟类图集
如何选灯(1):影响 UVI 的设计因素;UVB 测试卡的普遍问题
欧系陆龟在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上):大地回春
欧系陆龟在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下):酷暑与冬眠
苏卡达象龟幼体只用加热垫不用烤灯的实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