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夫妇的人,
从我们不同的谈话和文章中可得知,
我们对于商业性质的乌龟农场,
是抱持着多么怀疑的态度。
当我们为了南美陆龟这本书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就已经发现了蛛丝马迹,
在红腿象龟(Chelonoidis carbonaria)所谓的农场养殖个体之中,
可一再的发现确切的野生个体。
我们察觉到一些舞弊的行为,
也令人猜测红腿象龟是故意未做标记的。
然而我们却是因薄饼龟(或饼干龟)(Malacochersus tornieri)的突然交易量激增之故,
才再度的觉醒过来,
并且也去研究其他的种类和国家。
而我们所发掘到的,
是件不折不扣的丑闻。
长久以来,在养殖场孵化的乌龟,并不一定也是在那里"养殖"的,这要看归类的精细度而定。
CITES 的角色
我们首先要厘清的是,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到底是谁或者是啥。
Peter Paul van Dijk 曾经以内部人士的身份,
在 2004 年帮德国“聚焦乌龟(SCHILDKRÖTEN IM FOKUS)”杂志的读者,
撰写了一篇详尽且有趣的文章,
探讨有关 CITES 的许多背景资料,
包括了其目的、运作方式和成就,
不过也提到了其限制。
我们可以简单的这么说,
CITES 是一种国际间的合作,
其目的是自然资源的保持利用。
也就是说,
CITES 的主要兴趣,
并不在于品种的保育,
而是在动植物的交易,
不过附带条件是,
这个交易要尽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也就是保持,
换句话说,
野外的物种生存不可消灭。
加入了 CITES 以后,
每个国家都有义务订定出自己国内适当的法规,
以执行 CITES 的要求。
除此以外,
还必须要指派管理当局(MA, Management Authority)和科学当局(SA, Scientific Authority)。
这些国家级的 CITES 官员具有广泛的权力,
所以唯有他们才能够决定,
在野外受保护的动植物,
得以采集多少数量以进行国际交易。
国家官员能够依此目的订出配额,
也就是说决定最大的出口数量,
况且应当进行永续的研究。
很遗憾的是,
不论是配额订定或永续研究,
都并非是绝对必须的。
不过一旦出口配额订定之后,
就不能超过这个数量。
除此以外,
这些官员也负责所有进出口的个案准许和监控,
这也包括了繁殖农场在内。
土耳其出口原生种希腊陆龟(Testudo graeca)的数量不断增加,所有的乌龟都标示为“人工繁殖”。(点图放大)
土耳其出口“人工繁殖”外来种陆龟的数量,以及同一种陆龟进口至土耳其的数量。(点图放大)
在人工环境下繁殖、出生或养大?
繁殖农场是如何生产后代的,
有关其形式和方式有个重要的分辨记号,
这在进出口的文件(以及欧盟的黄色证明文件)上都有印出其分类。
分类的最高等级是在人工环境下繁殖或人工繁殖(captive bred)的个体,
其缩写为"C",
如果 CITES 附录I或欧盟品种保护规范附录A,
则缩写为"D"。
要取得此一类别,
所有繁殖的动物个体必须在 CITES 条款以及国家法律的允许下,
才得以在繁殖农场内建立。
除此之外,
这一过程不能危及野生品种的生存。
这个限制特别的重要,
举例来说,
一个国家在加入 CITES 前所采集到的动物个体,
要看该品种受到威胁的程度,
能够加以纳入或排除于规范内。
除此以外,
繁殖的族群若是因贿络而取得的许可,
在事后也可取消其繁殖之地位。
一旦繁殖主干建立后,
就完全不可再引入野生个体了,
除非是可证明为正当的个案,
例如为了确保基因库的多样性,
或者是充公取得的个体。
此外,
繁殖族群必须公开展示其第二代也有能力产出下一代,
也就是说也要保持所繁殖出的个体并加以养大。
最后一条规则只允许一个可能例外,
即当繁殖群体完全是由人工繁殖的个体所组成时。
除了针对繁殖群体的来源、扩充和维持等非常广泛的条件之外,
对于产生的后代却仅有一项要求,
即必须要监控的环境下受孕出生的。
对乌龟而言此一要求的的重要性并不高,
因为受孕时间几乎是无法提出证明的,
引入野外采集的卵并加以孵化是不被允许视为人工繁殖的。
薄饼龟(或饼干龟)(Malacochersus tornieri)能够在繁殖农场内繁殖出更多的数量,可能性非常的低。
希腊陆龟(Testudo graeca ibera)在土耳其以"人工繁殖(Captive bred)"的名义行销世界动物市场。
作者:Thomas & Sabine Vinke
翻译:北京天佑 16KM.NET
编辑:北京天佑 reptilezoo.cn
日期:2011年1月1日
©2008 北京天佑爬虫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