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
陸龜愛好者在飼養
陸龜以後,
會著手進行龜窩的布置,
龜窩或陸龜躲藏地點可說和陸龜的休息和睡覺息息相關,
特別是陸龜
幼體有一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躲藏狀態。
可是龜窩尺寸大小的選擇或施工,
相關的資料卻相當的少。
或許有些會挖洞或利用地洞的陸龜,
其相關研究可以提供我們在設計龜窩時的參考。
我們這次要探討的文獻,
是美國學者 Hazard 等人在 2004 年所發表的研究,
主題是針對沙漠陸龜(Gopherus agassizii)初生幼體(neonate)和幼體(juvenile)對於冬眠地洞的選擇比較。
我們都知道冬眠對於某些陸龜種類極為重要,
而且冬眠的位置要提供陸龜幾個月時間的躲藏使用,
如果冬眠環境或微氣候搭配不當,
很可能陸龜就會一睡不醒了。
美國的這篇研究是在 1999 年十月進行的,
因為秋季正值沙漠陸龜開始要尋找適當的冬眠洞穴,
而且很快地就會就定位進入冬眠。
學者們總共野放了 12 隻初生幼體(剛孵化兩個月內)和 12 隻幼體(年齡 8-9 歲),
並且安裝了無線電發射器。
在野放後的第 34 日(1999 年 11 月 20 日)所有的沙漠陸龜都停止了移動,
於是便假設沙漠陸龜都進入了冬眠,
研究人員然後開始尋找這些沙漠陸龜,
結果總共找到了 10 隻初生幼體和 12 隻幼體,
另有兩隻初生幼體無法尋獲。
然後學者們開始蒐集這 22 個冬眠洞穴的相關資料,
並且和同區域內的兩個未被使用洞穴進行比對,
試圖理解初生幼體和幼體對於冬眠洞穴的選擇,
是否有哪些異同之處。
沙漠陸龜的初生幼體和幼體對於冬眠地洞的選擇,會以囓齒動物所遺留的洞穴為主,再從中挑選適合自己體型大小和方位的地洞。
研究人員紀錄比較的項目包含了:
洞穴上方的植被種類與所占面積、與最近灌木叢的距離、地洞開口的方向、地洞的高度與寬度、地洞開口的坡度和地景的坡度。
調查結果發現,
洞穴上方的植被種類與所占面積、與最近灌木叢的距離或整體地景的坡度,
不論是不同年齡間(初生幼體和幼體)或是洞穴否被用來冬眠,
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地洞開口的坡度則比地景的坡度陡峭,
而且初生幼體的冬眠地洞坡度比幼體的冬眠地洞更陡峭。
由於幼體比初生幼體的尺寸大很多,
因此兩者所選擇地洞的長度和寬度尺寸也有所差異。
美國學者於是用另一種方式來比較,
所採用的方法是地洞高度(H)和寬度(W)與沙漠陸龜體型高度(h)和寬度(w)的比值。
結果發現,
地洞高度和初生幼體高度的比值平均為 1.84±0.46,
幼體的 H:h 則是 1.53±0.30,
兩者並無顯著的差異;
而地洞寬度和初生幼體寬度的比值平均為 1.83±0.78,
幼體的 W:w 則是 1.68±0.40,
一樣沒有顯著的差異。
但當以地洞高度乘以寬度(HxW)去和陸龜體型的高度乘以寬度(hxw)做比較時,
初生幼體和幼體間就出現了顯著的差異了,
初生幼體的比值為 3.67±1.3,
幼體的比值則為 2.60±0.95。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
初生幼體對於地洞開口的選擇並無特別的方向性,
但幼體對於地洞開口則傾向挑選特定的方向,
主要是開口朝向南南東方的地洞。
這兩者間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
美國的學者推測,
這可能和幼體的活動力較大有關。
不過正如作者自己提到的,
其他的沙漠陸龜研究,
則發現每篇調查的地洞開口偏好都不太一樣,
但大都會選擇偏向南方開口的地洞。
沙漠陸龜對於地洞的大小有一定的偏好, 高度為陸龜體高的 1.5 至 1.8 倍,而寬度陸龜體寬的的 1.6 至 1.8 倍,是最受歡迎的。
不過正如本文作者所提到的,
沙漠陸龜不論是初生幼體或幼體,
都會採用囓齒動物所遺留下來的地洞,
而不是真的自己去挖地洞來過冬。
只不過初生幼體撿現成,
不再特別開鑿就直接使用,
而幼體則會挖掘囓齒動物的地洞,
以符合自己的體型所需。
這也是為何幼體的地洞較為合身,
而初生幼體的地洞就偏大了一些。
我們在
小緬星在北台灣戶外過冬紀實一文中提到了,
小緬星對於我精心設計的「大型」龜窩毫不領情,
最愛躲在樹幹下方的縫隙睡覺。
而德國的陸龜專家 Wolfgang Wegehaupt 在他的新作
歐洲烏龜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裡,
也提到了歐系陸龜在休息睡覺時,
會躲藏在背甲可接觸到物體的位置。
如果我們對照美國學者 Hazard 的這篇研究,
不難發現許多陸龜都會挑選適合自己或比較合身的藏身之處。
特別是對於初生幼體或幼體而言,
藏身之處其實也關係到體內水分的保持,
不論是地洞、縫隙或草叢下。
這對於有心佈置龜窩的飼主而言,
精心設置的龜窩不受陸龜的青睞,
肯定是一件很沮喪的打擊。
或許美國的這篇研究,
提供了陸龜愛好者在設計龜窩時的一個參考目標,
龜窩的高度為陸龜體高的 1.5 至 1.8 倍,
而寬度設在陸龜體寬的的 1.6 至 1.8 倍,
很可能會是最受陸龜喜愛的藏身龜窩尺寸。
很多陸龜都喜歡躲藏在較窄小甚至背甲可碰觸的位置。就算是精心設計的龜窩,如果大而不當,依舊無法獲得陸龜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