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2011 年)的 6 月 7 日,
我终于也忍不住诱惑,
抓了一只缅甸
星龟(
Geochelone platynota)回家,
而且是一只背甲直线长度(SCL)仅为 8.5 公分的
幼龟。
会想饲养缅甸
星龟,
除了看上了非常匀称的几何星条花纹以外,
此龟在野外可说已经绝种的珍稀程度,
也是令我想在还有机会时多看看缅星几眼的诱因。
除此以外,
我从未饲养过这么小的
幼龟,
只从其他饲主接手过较稳定的
陆龟,
不知道
幼龟的照顾是否真的比较麻烦?
更重要的是,
我很想做实验,
应该是说“求证”,
我真的很想了解
陆龟文献与玩家间的看法差异,
到底是哪种观点比较客观可信。
一到新环境就马上吃东西的小缅星,在咬了一口杂草后就不再吃了,只继续吃豌豆。辐射龟在一旁不断地打量著新来的幼龟。
其实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缅甸
星龟,
可说全是人工饲养繁殖的个体,
毕竟野生缅甸
星龟已经音讯全无了。
人工详细照顾养殖下的
星龟,
不必历经恶劣环境的考验和天敌的猎食,
虽然存活率大幅的提升,
但能否再度适应野放的环境,
成了缅甸星龟很严厉的考验。
缅甸有关单位先前曾经野放缅甸星龟失败,
或许也和人工环境下过度养尊处优,
导致许多求生的本能和天性无法适度的磨练和发展。
也就基于这样的缘由,
这只缅星幼龟,
在我抓回家以后就直接丢到户外的阳台,
完全不给予特殊的待遇,
而且这只小缅星还要面对另一只庞然大物~辐射龟(
Astrochelys radiata)~的可能欺凌。
刚因翻车被我救起扶正的小缅星,一度让我担心可能要经常出手相救。还好小缅星在到家一个星期后就不在发生翻车事件了。
我唯一打算做的,
就是冷眼观察以及在紧急时出手相救。
生老病死就一概顺其自然吧,
这也是真正野生动物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考验。
当然了,
我的阳台比起真正的真正的野生环境,
不但食物丰富且无猎食天敌,
可说优渥太多了!
但让幼龟直接置身陌生肮脏的户外环境,
对许多百般呵护陆龟的饲主而言,
已经是够残忍且不智的举动了。
不过我养缅星的目的在于观察和纪录,
在人工环境下过度呵护或溺爱陆龟,
在我看来对于缅甸星龟的持续保育或日后野放,
并不具有任何值得参考的价值。
小缅星遇到背甲喷水潮湿时,会自己走到人工光源下方烤干再离开。
缅甸星龟才刚放养至阳台后,
就立刻爬向食盘上的青菜大吃一顿。
巨大的辐射龟成龟对于新来的娇客很是好奇,
不断的围绕在幼龟的身旁走动并不时地闻了又闻。
老实说我心里也有些紧张,
很怕辐射龟把小缅星当成食物或敌人给一口咬住了。
不过我的担忧看来是多馀的,
大辐射龟仅是对新来的娇客感到好奇,
但并没把它当成食物或敌人看待。
虽然大辐射龟对小缅星并无敌意,
显然也没善待小家伙,
三不五时会从幼龟身上爬过,
第一次见状时我真的捏了把冷汗,
很怕脆弱的幼龟背甲撑不住大龟的重压。
不过幼龟在大龟重压踏过之时虽然呈现龟缩状态,
也很快地在危机解出后又到处走走逛逛了。
在遇到大水冲洗地板时,小缅星会大口大口的喝很多水,随后就解出了含乳白色粉末的尿液,或者顺便解出大便来。
在刚到新环境时,
小缅星很活泼地到处探索和攀爬,
似乎在找寻适合自己的休息场所或栖身之地。
虽然阳台有个很大的龟窝可用,
但小缅星在夏天的这段日子里,
只在龟窝内睡过不到五个日子。
这很可能是有个粗鲁的同居伙伴,
使得缅甸星龟宁可待在其他的地点休息。
小缅星最喜欢的过夜位置,
在底床略含泥炭土且距离人工光源很近的地方。
有别于往年我以控温器来控制人工光源的开关,
今年起我改以定时器控制,
也就是从上午 6:30 至 11:30 开启,
然后从 11:30 至 14:30 阳光最强的时段关闭,
之后再从 14:30 开启至 17:00 为止。
换言之,
让乌龟自己决定要不要接受阳光或烤灯的热源。
由于无法辨认小缅星的性别,让我不急着一次就养两只。不过据某陆龟专家表示:这一批来台的小缅星,很可能都是公龟。
或许是太过积极的探索新环境吧,
这只小缅甸星龟最常让我出手相救的,
要算是翻车了。
在初来乍到的前一个星期,
我总共救了小缅星五次。
随着出手帮幼龟“翻正”次数的增加,
其实我也越来越放心不下,
总不能不工作整天待在家里等著它翻车时赶紧相救吧。
对此我一度很纳闷,
野生的幼龟无人相救该怎么办?
这是否是野生幼龟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不过说也奇怪,
一个星期后小缅星就再也没发生翻车事件了,
而且对于周遭环境也不再那么感到新奇到处探索。
或许野生的幼龟打从一出生就看见了花花世界,
不像我这只小缅星对周遭环境那么大惊小怪的吧,
所以翻车的机会也可能比较少了。
遇到潮湿环境就开始四处寻寻觅觅的的小缅星,若非我亲眼目睹,很难相信陆龟在此时所展现的灵巧身段。
缅甸星龟在到家后的第 20 日,
也就是 2011 年 6 月 27 日,
被我观察到第一次解出乳白粉末状的尿液,
若从德国的观点来看,
这是正常不必担忧的现象。
不过“水分不足”是陆龟泌尿道结石的非常重要原因,
这让我开始注意水分的问题。
我养龟至今从不帮陆龟泡澡,
先前重病的公辐射龟是例外,
因此我也不打算帮小缅星泡澡,
毕竟野生的个体可没这种特殊待遇。
而我也绝不相信泡澡是陆龟饲养的必要程序之一!
但我的确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
首先是小缅星并不会去喝水盆内的水,
只在我冲洗阳台地板时喝地上流动的(脏)水,
而且总是大口大口地喝。
更有趣的是,
小缅星在大口喝水后没多久,
便开始解大号了,
而且不时会有含乳白色粉末的尿液一起排出。
此一现象,
其实与野生栖地的落雨淹水相当类似,
这也解释了为何野生陆龟没有人类帮忙泡澡也能过得很好。
小缅星终于发现了第一只蚯蚓,这时很灵活地抬起前肢准备由上往下啄食享用大餐了!
令我感到很有趣的是,
缅甸星龟在遇到人工浇水导致背甲潮湿之后,
常常会走到人工光源下方接受照光,
直到背甲恢复干燥后才又离去。
这似乎意味着,
小缅甸星龟可以接受腹甲遇到潮湿的状态,
可并不喜欢让自己的背甲搞得湿答答的。
不过最令觉得很惊奇的是,
缅甸星龟在阳台地板潮湿的时候显得特别的活泼,
大口喝完了水以后,
便会到处寻寻觅觅的,
且看到地上细长条状的残渣总是不自觉地咬一口。
直觉告诉我,
这个现象是小缅星想吃“虫子”的反应。
于是我曾试着拿面包虫放到缅星的面前,
但缅星显然对面包虫的兴趣不大,
当然也可能是我放置面包虫的时候,
阳台地板是干燥的,
未能引起缅星的冲动。
无论如何,
更有可能的是我的直觉判断是错误的。
嘴里正含着蚯蚓的小缅星,完全无视旁边青菜的存在,以灵活的身段追捕著蚯蚓大餐。一旁的大龟则对蚯蚓毫无兴趣。
就在缅星幼龟到家后刚满一个月,
让我见到了一幅又惊又喜的景象:
当我冲洗阳台之后,
有三只小蚯蚓从烂泥堆内随着流水冲出,
此时的缅甸星龟简直就像只敏锐的小狗一样,
很灵活的追捕著这三只蚯蚓来当作大餐!
我在匆忙之时以手机拍摄到了一张照片,
虽然成像模糊但却对我而言是极为珍贵的一幅画面。
这直接证实了许多文献肯定陆龟会吃肉的说法,
但我不死心还将此照片发表在德国和美国的陆龟论坛,
以寻求这两个先进国家之陆龟饲主的看法。
正如我所料的,
有些网友也跟着表示自己的陆龟也会吃虫,
还热情的贴图以示佐证;
有些则表示自己没见过陆龟吃虫。
无论如何,
至少我没遇到德国或美国的网友以激动否定的态度来看待陆龟吃肉这档事。
小缅星以类似吸面条方式吃下第一只蚯蚓,此时的小蚯蚓仅剩一小端还没被吃掉。
在之后我又撞见过一次缅星在潮湿的地面上捕食了两只蚯蚓,
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小缅甸星龟爱吃肉的印象。
就在今年(2011 年)的 8 月 23 日,
我做好了拍照的准备,
预计缅星在我冲洗阳台的时候,
应该又会大开杀戒吃蚯蚓。
果不其然,
小缅甸星龟就在食盘旁边发现了两只蚯蚓,
幼龟再度以很灵活的身段吃下了这顿大餐,
而且完全舍弃了食盘内的丰盛青菜,
吃完了蚯蚓便径行找地方休息去了。
而我也拍到了极为珍贵的缅星吃蚯蚓连续画面,
让我不再羡慕德国和美国陆龟玩家或专家所刊登的陆龟吃虫照片。
缅星幼龟找到了第二只较粗且较长的蚯蚓,豪不客气地从蚯蚓的一端咬住开始吞食。
陆龟是否可以吃肉,
在陆龟养殖圈内向来是个争议性很大的议题。
但我所求证查阅的陆龟研究文献,
却不支持许多陆龟是纯素食动物的说法,
这与许多陆龟玩家的看法大异其趣。
何况我自己亲身观察记录到了:
小缅星在见到蚯蚓时的灵活捕捉模样,
再加上小缅星在两种“天然食材”之间,
优先选择吃的是蚯蚓而非青菜。
谁能说陆龟对食物没有选择能力?
小缅星如果不需要或不应该食肉,
为何会有如此的怪异表现?
但在此要再度强调的是,
我所查阅的文献和亲身的观察,
绝非要鼓励陆龟饲主们毫无顾忌的给陆龟吃肉,
至少德国的 Bidmon 博士便认为,
陆龟吃肉是有其特定“时机”的。
其实我们应该这么说,
陆龟吃肉的时机拿捏其实才是饲主们应该加以学习理解的,
而非只以情绪化的心态来反对陆龟果真会吃肉的存在事实。
我的缅星饲养之路才刚开始,希望它能协助我观察记录到许多我想求证的陆龟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