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S 烏龜飼育小冊(19):地中海陸龜的繁殖和飼育

发布于 2023-03-19 当前分类:» 爬宠饲养 阅读数:73
地中海陸龜(包括希臘陸龜、赫曼陸龜和緣翹陸龜)的人工養殖方式應該以自然為依歸。
人工養殖出來的烏龜
如果在體型和色彩上與野生的個體相當,
那麼就是一種符合品種需求且能夠持續進行的烏龜飼養方式之成果。
野生地中海陸龜幼體的生活條件,
和已經性成熟的烏龜個體之間,
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打從出生的第一天起,
幼體就吃著和父母親同樣的食物,
而且在出生的第一年也會在寒冷的季節進行冬眠。
然而還是有個很重要的差別:
幼體對於溼度要求較高。
除此以外,
幼體也因體型較小的關係,
要加以保護免於掠食者的攻擊。
隨著烏龜的孵化成功,
烏龜飼主要扛起責任,
盡一切可能將烏龜的初生幼體以符合品種的方式來飼養,
並且促進烏龜健康長大與成熟。
所以有責任感的烏龜飼主,
只會取得能力所及的幼體數量,
或者提供給其他飼主能力所及的幼體數量。
過多「剩餘的」烏龜只會流入瑞士烏龜愛好者協會的收容中心,
或者乾脆就被人放生。
如果烏龜飼主能夠自我設限,
甚至只孵化數量較少的龜卵,
​那是最好不過了。

產卵、孵育與孵化

從五月至七月底的其間,
地中海陸龜的成熟母龜會產下自己的卵。
隨著年齡和當時氣候而定,
最多能產下三窩的蛋,
每窩在地底埋進 2 至 10 顆的蛋。
母龜用後腿挖出 10 至 15 公分深的卵窩。
母龜的產卵地點大都選擇在豢養區內最溫暖的位置。
日照最佳的小土堆可讓母龜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地點。

我們(瑞士)的夏季絕大部分時間的溫度,
並不足夠提供龜卵透過陽光以自然的方式來孵化。
所以造成龜卵翻轉的情況下,
我們把這些龜卵放進孵化器內。
爬蟲卵的孵化器可以在專門的商店買得到,
也可以花相當少的費用自己製作。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的孵化器製作教學。
烏龜幼體的性別受到了孵化溫度的影響。
溫度超過 30°C 時主要是雌性的,
低於這個溫度則是雄性的。
由於目前的現況是雄性個體太多了,
龜卵最好以不低於 31°C 且相對濕度 70─90% 的條件來孵化。
在這樣的環境中,
烏龜大約經過了兩個月就會孵化。
孵育溫度如果持續上升超過 33°C,
很顯然會影響胚胎發育導致烏龜畸形。
夜間的孵化溫度下降達 5°C,
一方面模擬野生孵化地區的溫度變化,
同時對於龜卵的健康發育也有好處。
當烏龜寶寶孵化出來且卵黃囊縮入腹甲之後,
就將幼體搬移至設置好的飼育槽內。
難產
​如果飼養槽內找不到合適的產卵地點,
例如由於沒有日照強烈的地點或沒有可挖掘產卵的位置,
母龜就可能難產。
母龜在飼養槽內會很焦慮的到處走動而無法產卵。
來自同伴的騷擾或天氣不佳的期間,
也可能導致難產。
所以在變冷的時候,
安裝一盞烤燈會很有助益。
假如懷疑難產的時候,
要立刻向專業的醫師求治,
獸醫師能幫抱卵的母龜照射 X 光片,
​也能以藥物協助人工產卵。
母龜在一個卵窩內產下自己的卵。
幼體的飼養地中海陸龜在活躍的期間裡,
必須以符合品種的方式來飼養,
也就是說,
不分晝夜都飼養在戶外。
這一點對於剛孵化的幼體同樣適用。
幼體通常飼養在戶內或爬蟲箱內,
無法使幼小的烏龜獲得健康的發育。
季節性的溫度變化、日照時間的漸減和漸增,
甚至是在夜間變得較冷,
對於歐系陸龜品種而言都是很重要的氣候因子,
這唯有透過一貫的戶外飼養才有可能。

一座防寒玻璃屋對於地中海陸龜的飼育來說已經相當足夠了。

一座大小為 1x1 或 2x1 公尺的防寒玻璃屋,
能夠提供喜歡溫暖的地中海陸龜一個既理想且能夠管理的養育場地。
只要有些許的陽光照射,
防寒玻璃屋很快的就會增溫,
烏龜的體溫能夠上升至最完美的數值。
這使得幼體在中歐濕冷氣候的春天和秋天,
甚至在天氣不佳的夏天裡,
能夠安然度過。
在沒有太陽光照射的寒冷暴風雨日子裡,
能夠透過白天時點亮取暖燈以達陸龜所需的周遭溫度。
烤燈保持連接控溫器,
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自行開關。
夜晚的時候烏龜並不需要額外的暖源。
烤燈的光質並不重要,
因為烏龜在活躍期間都飼養在戶外,
能夠獲得足夠的天然陽光。
先決條件是,
當天氣晴朗且溫暖的時候,
打開防寒玻璃屋上蓋就能夠至少有一部份照得到陽光,
甚至是飼育槽內有個良好的日光浴位置。
堅固的網子或鐵絲網,
能夠防止掠食者進入打開的防寒玻璃屋。
夜間的時候防寒玻璃屋是完全緊閉的。
那麼烏龜幼體就能免於狐狸、貂鼠、喜鵲和烏鴉的攻擊。
重要的是要安裝一個簡易的油壓通風扇,
在防寒玻璃屋的其中一面蓋子升起時,
能夠吹拂以防止烏龜過熱。
防寒玻璃屋最好是鎖緊在水泥、木頭或類似材質的地基上。
飼育幼體所必須的濕度
幼小烏龜在野外的棲息地,
相較於同種的成體,
經常在潮濕的環境被人發現。
牠們生活在小溪谷,
在遮蔭良好的位置,
甚至是小溪的附近。
幼體對於濕度的需求較成體高,
因為身體的體積小相當容易脫水。
所以在人類飼養環境下的飼育槽,
要不是的淋水。
重要的是,
底材的最上層在人工淋雨之後,
​能夠很快的就完全變乾。
這隻希臘陸龜的外觀,由於最理想的飼養和餵食,與其在野外的同種相當。
鬆軟的泥土混合不含肥料的鈣石很適合當作飼育槽的底材。
鬆軟的底材使得幼體能夠挖掘躲入底床內。
飼育槽內放入較大的石塊有助於保存溫度,
並以草堆和本地或地中海的植物甚至是枯木來裝飾。
在植物的旁邊可放置小木屋、陶製花盆或者軟木片,
裡面塞了些草桿,
烏龜很喜歡把這裡當作躲藏或過夜的地點。
幼體在第一年裡表現出躲藏的生活方式。
除了與生俱來尋求掩護不被吃掉的能力,
幼小烏龜也必須防止過熱和脫水。
牠們身體的體積很小,
特別容易遭受這些微氣候的危險。
另一種作法是結合防寒玻璃屋和空地的飼養,
就和成體飼養區相同的方式。
不過空地面積應當比較小一點,
並且完全以鐵絲網、堅固的網子或類似的材質來蓋住上部,
以保護幼體不被掠食者侵襲。
飼育槽內至少每兩天要提供一次裝有新鮮水質的淺盤。
淺盤內裝了些鵝卵石有能夠防止幼體在水盤內溺斃。
我們也可以不在飼養槽內使用水盤,
而是每星期一次將烏龜放在淺盤中泡澡,
盤中使用新鮮且不太冰涼的水質,
在我們的觀看之下,
直到烏龜喝完了水並且很不安的亂跑為止。這隻幼體在冬眠過後,享受這四月的第一道溫暖陽光。

餵食幼體的飲食和其成體是一樣的,
相關的基本資訊請參考SIGS 烏龜飼育小冊(06):地中海陸龜的食物一文。
要注意的是不要過量餵食,
晚上的時候如果食物沒被吃光,
那就是提供的份量太多了。
幼體過度餵食,
生長過快、隆背甚至是不自然的脂肪堆積之危險性就相當大。

過冬

很遺憾的是有許多幼體過冬的溫度太高了,
意思是沒讓牠們冬眠。
現有的動物保護法規要求,
地中海陸龜以低溫來過冬,
包括了剛孵化的幼體。
就算從健康成長的角度來看,
冬眠對於幼體的意義很重大。
所有野生的地中海陸龜從第一年開始就會有冬季的休眠期。
就算是飼養在室內的個體,
在寒冷的季節裡,
縮短的過冬時間對於幼體而言也是錯誤的。
有關冬眠的更多資訊可參閱SIGS 烏龜飼育小冊(07):地中海陸龜的冬眠一文。

飼育常見的錯誤
  • 在活要期間陽光不足。
  • 沒有冬眠。
  • 養在室內。
  • 環境過乾。
  • 不合適或過量的餵食。
  • 針對掠食者的防護不足。
  • 在飼育槽內放置牧草是不合適的,因為很容易發霉。草桿和葉片則很適合,因為是烏龜很樂於躲藏的地方。草桿和葉片要定期更換。
  • 骯髒或汙染的水內含有病菌,會危及烏龜的健康。水盤要定期清洗,並再太陽底下曬乾。
在自然環境下孵化的賀曼陸龜。


发布评论


Warning: error_log(C:\wwwroot\16km.net\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301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C:\wwwroot\16km.net\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