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北京天佑工作室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歐系陸龜體內的維生素 D 濃度變化

1 min read
鈣質對烏龜非常的重要,
這可說是幾乎每個烏龜愛好者都很清楚的基本常識,
單是看到烏龜的龜殼,
就不難想像鈣質對烏龜的重要性了。
而對於動物體內鈣質的吸收和利用,
維生素 D 可說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動物如果缺乏維生素 D,
可能就會出現佝僂病、骨軟化病、骨質疏鬆症、肌肉無力症等等。
對於烏龜而言,
更可能出現隆背等背甲變形的外觀。
尤其對於必須產卵的母龜而言,
人工飼養環境下的鈣質補充,
可說是不可或缺的。

不過正如我們在幾款爬蟲燈泡的維生素 D3 產出指數文中所提到的:
有關爬蟲的紫外線與維生素 D3 研究和探討,
竟然都是直接採用人類的研究資料!
不論是維生素 D 的作用光譜,
或者維生素 D3 的光降解,
全都不是爬蟲的資料,
而是人類的!
我們似乎可以說,
爬蟲相關的紫外線光譜研究太少了,
不得不套用人類的資料。
另外在紫外線對烏龜合成維生素 D3 的影響文中也提到了:
此篇紫外線研究可說開啟了紫外線與烏龜體內維生素 D3 關係的第一扇門。
而且研究的結果很明確的告訴我們:
紫外線的照射對烏龜體內的維生素 D3 增高是很有幫助的。
雖然此研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後續議題,
例如烏龜所接受到的實際紫外線照射劑量,
以及是否食物所提供的維生素 D3 便已足夠因應成長所需等等,
這些都有待更多的學者們進行客觀的研究和分析,
才能得到更明確的答案。

歐系陸龜在英國戶外微弱的紫外線 B 環境且無補充人工紫外線 B 照射下,是否能長期維持健康,很值得進行深入的探討。

老實說,
這幾年來針對陸龜體內維生素 D 和紫外線關係的研究的確不多見,
因此只要有任何的研究成果發表,
對於陸龜愛好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且很值得參考的資料。
本次要探討的研究,
是英國的一位臨床獸醫師也是獸醫學碩士 Eatwell 醫師所發表的兩篇論文,
這是作者分別在  2005 年和 2008 年針對歐系陸龜(Testudo sp.)的抽血研究,
在 2005 年發表研究的參與陸龜有:
25 隻希臘陸龜(歐洲陸龜)、30 隻赫曼陸龜、9 隻四爪陸龜(T. horsfieldi)和 2 隻緣翹陸龜;
在 2008 年發表研究的參與陸龜則有:
7 隻希臘陸龜(Testudo graeca)、13 隻赫曼陸龜(T. hermanni)和 2 隻緣翹陸龜(T. marginata)。
作者並未提及這兩批接受血液檢測的陸龜是否有重複,
但由於兩次抽血紀錄都是長期的追蹤,
所以資料有其一定的可信度。

這兩次的研究其實都很簡單,
就是把這些歐系陸龜從冬眠甦醒後,
就提供人工的熱源直到氣候回暖能日夜都放養至戶外為止,
陸龜在戶外放養期間能夠接受未過濾的陽光,
且不提供額外的人工紫外線 B 和維生素 D。
這些歐系陸龜也都已達繁殖的年齡。
陸龜飲食中鈣磷比為 7.4:1,
鈣質佔食物乾重的 2.4%,
蛋白質、脂肪和粗纖維所佔乾重的比例則分別為 20.7%、5.2% 和 45.6%。
陸龜接受抽血的時間點則是在冬眠剛甦醒時的三月、六月和八月。
在這兩次研究中所檢驗的是 25-羥維生素 D3(也稱 25-羥膽促鈣醇)(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英格蘭「南部」的每日紫外線 B 暴露量,但其緯度依舊高達 51°30′,可說和有中國北極之稱的黑龍江省漠河縣相當了。

不要說是陸龜了,
25-羥膽促鈣醇(25-羥維生素 D3)在人體血液內的正常濃度範圍其實也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而言,
人類血液中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如果達 75–80 nmol/L,
就會視為正常了。
不過從英國這位獸醫師的歐系陸龜抽血資料來看,
不論是三月剛從冬眠中甦醒或六月與八月,
歐系陸龜體內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都比人類體內的正常濃度低很多。
從彙整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表格來看,
除了 2008 年八月的九隻公龜達 389.67 nmol/L 以外,
其餘的抽血值則全都介於 18.67-42.38 nmol/L,
而且母龜血液中的濃度比公龜還要低,
並且是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的。
作者還引述了一篇飼養在美國內華達州戶外的沙漠陸龜(Gopherus agassizii)研究,
參考對照其血液中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為 12.5-41.3 nmol/L。

不僅是歐系陸龜血液中的骨畫二醇比人類低很多,
作者在 2005 年所法表的研究中也測量了陸龜體內的血鈣濃度,
三個月份的測量值介於 1.20-1.95 mmol/L,
也比人類體內的正常血鈣質 2.1-2.75 mmol/L 低很多。
這下子我們就感到很困擾了,
到底是陸龜體內的 25-羥膽促鈣醇和血鈣濃度,
原本就比人類還要低呢?
或者是英國實驗研究條件所致?
作者一方面表示,
接受抽血檢驗的歐系陸龜都很健康;
但另一方面又表示:
英國戶外的紫外線 B 或許太弱了,
不足以令這些歐系陸龜體內的 25-羥膽促鈣醇和血鈣濃度,
隨著季節的變遷呈現很明顯的變化。
所以作者建議在英國戶外豢養陸龜,
有比要考慮使用人工的紫外線 B 照射。

英國 Eatwell 獸醫師發表的兩分歐系陸龜血液 25-羥膽促鈣醇濃度數據。絕大部分的數據都明顯比人類低很多。

我們如果仔細看英國這位 Eatwell 獸醫師進行戶外陸龜豢養的位置,
雖然是位於英格蘭的南方,
但其緯度依舊高達北緯 51°30′,
而這樣的緯度,
可說和有中國北極之稱的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緯 52°10′ 至 53°33′)相當了!
我們不難想像,
在這麼高緯度的地理環境中,
太陽光的紫外線 B 照射量,
是絕對沒法和更南方的地區相比擬的。
所以豢養在英國戶外的陸龜體內 25-羥膽促鈣醇和血鈣濃度偏低,
並且無法隨著季節出現顯著變化,
都是絲毫不令人感到意外的結果。
也因此在英國建議就算是戶外豢養也得補充人工紫外線 B 的做法,
未必能套用至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地區。

另一個有趣的比較是紫外線對烏龜合成維生素 D3 的影響一文。
雖然此研究的對象是紅耳龜(Trachemys sripta elegans),
但我們從實驗的成果可發現,
接受紫外線照射的紅耳龜,
體內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在 30 日後呈現巨幅的增高,
而且其體內的濃度還超越了在英國豢養在戶外的歐系陸龜,
這也就算了。
在無接受紫外線的這一組紅耳龜,
單靠動物性食物的補充下,
在實驗 30 日以後體內的 25-羥膽促鈣醇也出現了相當幅度的增加,
而且和豢養在英國戶外的歐系陸龜比較起來,
可說無不遜色。
或許高緯度地區的陸龜飼主,
除了增添人工的紫外線 B 照射以外,
也可考慮適時地提供動物性食物來補充骨二醇。

紅耳龜體內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變化。只靠動物性飼料的紅耳龜也能獲得相當的 25-羥膽促鈣醇濃度,但比起照射紫外線 B 可說又差了一截(單位:nmol/L)。

無論如何,
英國的 Eatwell 獸醫師在研究中表示,
沒有任何一隻接受抽血檢查實驗的陸龜生病,
換個角度來說,
也沒有任何的維生素 D 或鈣質缺乏症狀,
只可惜他並未提及這些歐系陸龜在接受研究的期間,
繁殖產卵的行為是否正常?
雖然我們以人類的正常血液中濃度來看,
英國這些陸龜的 25-羥膽促鈣醇和血鈣質顯然是偏低的,
但我們一再的強調一個觀念,
不可任意套用人類或哺乳動物的數據至陸龜身上。
至少就飼養的角度來看,
英國 Eatwell 獸醫師的這些陸龜都過得好好的,
但卻又建議高緯度國家應當補充人工的紫外線 B 照射。
至於是否真的有必要補充人工的紫外線 B 照射,
我們只能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文獻出爐,
才能給我們一個更明確的方向了。


參考文獻:

  1. Eatwell, K.(2005): Seasonal and gender variation in serum levels of ionized calcium and 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in Testudo species. Exotic DVM Veterinary Magazine 7(4):17–22.
  2. Eatwell, K.(2008):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in 22 captive tortoises (Testudo species). Veterinary Record 162(11):342–345.

About The Autho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ICP 2021040747 -1 by 湤 .